為什么有的牙1~2次能治好,有的牙需治3~4次呢?有的患者因忙于工作、學習或其它原因,常常會要求醫生一次把齲洞補好。醫生能否滿足這種要求?又是根據什么決定治療次數呢?
醫生需要通過檢查,根據
牙齒破壞的程度進行治療。有些病損程度較輕的患者,可以一次治好,如淺齲:此時破壞程度僅限于
牙齒淺層,患者可無任何疼痛,這樣的患者治療簡單,1次便可充填治療好。
當齲齒破壞不僅限于牙釉質,同時波及到牙本質層時,患牙對冷、熱、酸和甜的刺激較敏感,鉆牙去腐質時也會感覺疼痛,這時如牙髓活力基本正常,需對牙髓采取保護措施,醫生會用對牙髓無刺激的墊底,然后進行充填。
如果齲壞程度深,不僅有冷、熱、酸、甜刺激,同時伴有自發痛、夜間痛或對咬痛時,患牙就同時有急、慢性牙髓炎或跟尖周炎的癥狀了,其治療較為復雜,不僅必須進行徹底的牙髓和根管治療,醫生用專用器械將有炎癥的牙髓組織取出,擴洗根管和封藥消毒,觀察、治療過程中因炎癥反應,同時術中操作時器械的刺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治療反應,這時醫生會囑患者服用消炎藥,待以上癥狀消失、根尖無炎癥、無滲出時,就可以做根管填充。所以整個牙髓、根管治療過程需3~4次。